摘要:
[目的/意义] 探索民国时期分类法本土化的实践,对现代图书分类提供借鉴。[研究设计/方法] 使用比较法,对桂质柏图书分类法前后期的实践进行比较。[结论/发现]桂质柏早期在齐鲁大学的《杜威书目十类法》编制实践,后来在芝加哥大学的“博士论文”理论研究,以及归国后在中央大学、四川大学推行的《国立中央大学图书馆分类大全》,是他在图书分类领域本土化探索的“三部曲”,呈现出从实践到理论,再从理论到实践的飞跃,对我国图书馆学本土化的探索做出了贡献。[创新/价值]将桂质柏的博士论文研究与他具体的分类实践相结合,发现了桂质柏图书分类法本土化探索的清晰脉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