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情报知识 ›› 2025, Vol. 42 ›› Issue (2): 70-82.doi: 10.13366/j.dik.2025.02.070
• 学术聚焦(2)· 不同场景下的隐私保护 • 上一篇 下一篇
曹雅宁1,2, 柯青1,2, 杨卉3
CAO Yaning1,2, KE Qing1,2, YANG Hui3
摘要: [目的/意义] 智能家居在提升家庭生活舒适度的同时,也引发了用户的隐私风险感知。探索智能家居用户的隐私风险感知与保护行为,有助于理解特殊情境下用户面临的隐私问题及用户行为模式,帮助提升智能家居的隐私保护设计。[研究设计/方法] 对37位用户进行半结构化访谈,采用程序化扎根理论分析访谈数据,围绕"智能家居用户的隐私风险感知"这一核心范畴构建理论模型,并描述了故事线。[结论/发现] 四类前因影响智能家居用户的隐私风险感知,包括隐私信息类型、隐私体验、外部保障评估及技术前景预判、其他信息产品经验;智能家居用户的隐私保护行为包括限制信息披露数量、管理产品使用场景和避免特定功能使用三类形态;智能家居用户的隐私风险感知与隐私保护行为存在相互影响关系,且感知价值调节了智能家居用户的隐私风险感知对隐私保护行为的影响;未发现智能家居使用场景下存在明显的隐私悖论现象。[创新/价值] 研究关注特定场景的用户隐私风险感知和保护行为,理论上促进了人智交互场景的用户隐私相关研究,实践上为智能家居的隐私保护设计提供参考,助力“人本人工智能”长期发展目标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