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部公告


  • 阅读者的力量

    2020年度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阅读书单*

    *本书单按照推荐人姓氏拼音顺序排列。


    编者按


    一年前,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期刊中心与人大书报资料中心社会编辑部联合策划推出了“阅读中的青年学者——2019年度阅读书单”,下设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信息资源与数据管理、编辑出版学三个分书单。书单发布后,收到了广泛的关注和一致好评,许多老师给我们反馈说除了自己在网上下单购书之外,还将此书单列为了本科生和研究生的阅读书目。这份肯定让我们有了继续坚持下去的动力和信心。


    新年第一期,“阅读者的力量——2020年度阅读书单”如约而至,《图书情报知识》发布的仍然是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学科领域的分书单。与去年不同,今年的书单阅读人我们采用了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征集,有200多名学者被提名。我们与得票最高的学者联系,最终有17位学者分享了他们本年度的33本书目。可以发现,今年书单阅读人的范围更加广泛,除了青年学者之外,您所期待的多位资深学者、学界大咖也都在其中。在今年的书单中,阅读主题更加关注到了文明史、科学史、哲学史一类的著作,也许是疫情让我们对人类文明和社会发展有了更多的关切,而学科专业的研究也同样需要放置在人类历史文明的大背景中去考察。这或许也是除了具体书目推介之外,书单带给我们的另外层面的思考和启迪。


    在本书单基础上,大家还可以结合信息资源与数据管理、编辑出版学的这两份书单来一起阅读,其分别刊载在《信息资源管理学报》《出版科学》2021年第1期。在阅读人年龄结构、专业背景和学术旨趣都更加多元化的格局下,所呈现出的阅读图景也会更为完整。


    在图书文化的垂直自媒体中,将阅读书单视为“定义自我的基因序列”,代表着那些“光怪陆离的不羁灵魂”。而我们的这份书单,正如在第一期书单编者按里写的,“希望它能成为专业研究与社会关照相结合的阅读文化的倡导,并引领学术与文化潮流之间的相互触达。”



    书   名:跨界思考

    作   者:陈永隆,王铮(著)

    出版社: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出版年:2019年

    今年11月中旬,我2013级博士生(现西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王铮给我寄来一盒精美绝伦的喜糖(恭喜!),其中还有两本书《创新环境下的开放知识管理》《跨界思考》。前一本书是王铮的博士论文由科学出版社正式出版,这是我当时指导他时所熟悉的内容。后一本书(与陈永隆合著,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19)则第一次听说,也立刻引发我的兴趣。我今天要谈谈这第二本书。


    这本书是台湾交通大学的60后陈永隆博士与西北大学的80后王铮共同完成的,可谓海峡两岸跨领域合作、协同研究的成果。这本书的宣传语是:突破知识边界,颠覆传统认知,开启多元人生。两位作者是不同时代的知识管理研究者,王铮还曾是我们期刊《知识管理论坛》的兼职编辑。两个人不同的阅历、学科背景、专业特长、思维模式,才使得这本书具有不同的韵味与价值。四位知识管理界知名的专家学者分别写的序也很能表明这本书的意义。北大光华管理学院的董小英教授的序是:跨界思维助力人生梦想与追求;行者互联创始人&CEO吴庆海博士的序是:在人生长跑中需要思维制胜;秋叶PPT创始人秋叶的序是:为什么知识管理总是叫好不叫座?知识管理专家萧秋水的序是:打破思维的结界。


    这本书既是知识学习与知识管理的参考书——学会知识创新的思维模式,也是人生与事业发展的指导书——在生活和事业的追求中所应遵循的既定法则。可以说,今天这个竞争的时代,也是跨界的时代,谁学会跨界,谁就有更大的发展空间,谁就赢得竞争的资本。而跨界,首先需要培养自己的跨界思维。跨界思维的确具有超级的魅力。


    我今天真的不是为我的学生站台,就算站台也何妨?好东东就要分享。我想,我们更多的人学会了跨界思维,也许我们的生活、学术、事业都会从此有所不同。图情档人学会了跨界思维,图情档学术与事业也许就有了创新的源泉与活力。


    那我们是不是每个人都应该从《跨界思考》中学会跨界思维呢?



    书   名:科技创新300年

    作   者:韦火(著)

    出版社:南方日报出版社          

    出版年:2019年

    2020年中,偶然机会听朋友谈起一本书——《科技创新300年》(韦火著,南方日报出版社,2019),特好,我还有点儿不信,但因为我在中国科学院大学开设两门课《科学研究与论文写作投稿》和《学术道德与学术写作规范》,我对这本书很是好奇。随后不久,朋友跟作者说起我的兴趣,作者竟然寄来了他的亲笔签名本。翻开这本书,我立即被书的语言表述和科技史料所吸引。以前谈起科学,总是觉得积淀不够,虽然大学时代是图书馆学(理科班),但毕业后基本就弃理从文,变成纯文科了,尽管还有一些理科思维,但离自然科学领域其实很远,但好像科技情感还在。最最重要的是,我以后讲这两门课,就有更多的更生动的科技创新素材可用了。


    还有一点,我原本认为这个主题与图情档专业无关——图情档要研究图情档自己专业内的事情。读完之后,突然又觉得这就是图情档专业的相关文献——图情档研究以科技文献、科技情报、科技档案为基础,怎能不了解科技创新的发展历史呢?图情档专业无论具备什么样的学科背景,不能不懂一些科技,不能不懂一些科技创新的历史。从这个意义上讲,这本书应是图情档专业的科技创新入门之书,是图情档专业学子应该具备的基本科技素养。


    我也很欣赏左朝胜先生写的序“将象牙之塔的科技史,说成市井街巷的聊大天”,已经对此书做出了十分恰当的评价。搜索一下,网上关于这本书好评如潮。书的封底四位大家的评价也对此书给予了充分的肯定。翻开此书,300年来波澜壮阔的科技创新史画卷就展现在你面前,语言通俗而精到,内容深刻而详实,让人大开眼界,让人掩卷遐想。似乎,你的科技素养也在无形中提高。


    这本书值得图情档人一读。感谢韦火先生的倾力奉献。



    书   名:秘密图书馆:一部另类文明史

    作   者:[英] 奥利弗·特尔(著);

                  柳建树(译)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2019年

    这不是一部追逐风潮的书,它躲过大众熟知的知识和热评,用99个故事讲述了自古典世界至现代世界数千年间许多著名和无名书籍背后隐藏的幽深事实,让人恍然悟之,数次想马上把那书找来再读或一读,以探究竟。译者在本书译后记中的一段话引起我极大的共鸣:“世界上的好书如此之多,若是我躺在临终的病床上,忽然想起某本好书一直没来得及读,岂不遗憾!”此书在知识价值之上叠加的导航价值令人难以一次掩卷。



    书   名:上学记

    作   者:何兆武(口述),文靖(执笔)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年:2006年

    身边多是上学人,或是学生或是先生,难得有人把上学之事讲得如此通透有趣。这位耄耋老人自认为平生最美好的时光是上学岁月,尤以西南联大的七年珍贵。书名曰记,实则记中有叙有议,他的学术求真求自由,“无故乱翻书”,熔历史与哲学于一炉,爱真理甚于爱吾师,在精神构成中追求存在于科学之外的广袤世界等卓见在娓娓之中打动人心,他的宁静、睿智与风骨让人真想和他一样好好上学。




    书   名:所有人的渠道和机遇:图书馆如何促进联合国2030年议程

                (ACCESS AND OPPORTUNITY FOR ALL: How libraries contribute to the United Nations 2030 Agenda)

    作   者:国际图书馆协会与机构联合会(IFLA)(著)

    出版年:2016年

    英文版下载网址

    中文版下载网址

    中文简略版下载网址


    书   名:国际图联战略框架2019—2024(IFLA STRATEGY 2019-2024)

    作   者:国际图书馆协会与机构联合会(IFLA)(著)

    出版年:2019年

    英文版下载网址

    中文版下载网址


    两种文献均为国际图联的出版物,旨在扩大图书馆在社会的影响,描绘了全球图书馆的发展远景、指明了图书馆的发展方向,立足图书馆但超出图书馆,强调图书馆与多个领域的合作与融合,涉及图书馆管理、资源建设与服务的诸多方面,对各类型图书馆的工作和图书馆学研究的每个领域均具有指导价值。两份报告均提供中、英文版免费全文的下载,便于不同英语水平的读者获取、了解和学习。2020年为“十四五”规划年,希望这两种文献对我国各级、各类型图书馆与行业协会、以及图书馆相关的管理机构描绘图书馆事业高质量发展的蓝图具有参考意义。


    2015年9月,联合国会员国通过的《改变我们的世界——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提出了涵盖经济与社会发展、环境保护、科技创新、国际合作等领域的面向2030年的17个可持续发展目标。国际图联相信,在联合国2030年议程的背景下,全球图书馆可以提高全社会获取信息和知识的水平,为实现所有可持续发展目标提供支持。《所有人的渠道和机遇:图书馆如何促进联合国2030年议程》指出,在以下6个方面图书馆助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①在专业人员的帮助下,提升包括数字、媒体、信息素养和技能在内的文化素养;②缩小信息获取的差距,并帮助政府、民间团体和企业更好地认识当地的信息需求;③提供作为政府项目和服务场所的网络;④通过使用信息通讯技术普及数字化;⑤充当科研和学术团体的核心;⑥保护并提供利用世界文化和遗产的机会。该文献针对联合国2030议程中的17个可持续发展目标,逐一指出了图书馆如何通过资源建设与服务助力该目标的实现,并分别精选2-3个全球各地图书馆的成功案例,给政府决策人员提出了“把图书馆相关内容纳入国家发展计划中”等三条建议。


    《国际图联战略框架2019-2024》于2019年 4月12日经国际图联管理委员会核准通过,是国际图联从愿景到战略再到行动的旅途中的一个里程碑。该框架指出“我们的愿景是建立一个强大而联合的图书馆界,助力信息互通的文明参与型社会”,提出了四大战略方向——强化图书馆的全球话语权、激发并提升专业实践、连接并壮大业界和优化我们的组织,每个战略方向都包含四项关键倡议,为强化力量、实现愿景和使命构建了具体行动框架。



    书   名:科学史笔记

    作   者:吴国盛(著)

    出版社:广东人民出版社            

    出版年:2019年

    科学”二字看似是人尽皆知的词汇,但要回答究竟什么是科学,科学是如何发展而来,相信大多数人,包括很多从事科学研究的科研人员都未必真正知晓。从畅销书《科学的历程》《什么是科学》到《科学史笔记》,清华大学科学史系主任吴国盛教授一直致力于向大众普及科学与科学史。《科学史笔记》由6篇讲演、6篇访谈、18篇读书札记和1篇答辩回应组成,虽不似先前两本有相对完整的体系,却能通过不同的文体形式让读者在阅读中逐渐理解科学,慢慢消除对科学的诸多误解,进而减少对科学的盲目崇拜与盲目反对。虽然这是一本科普类著作,但书中对于科学与技术、一阶科学史和二阶科学史、“科学家的科学史”向“科学史家的科学史”转变等探讨富有前瞻性与思辨性,无论对于大众还是对于从事研究科学史、科技哲学等领域的研究人员来说都能在书中找到意想不到的乐趣。正如封面中所说,这是一本“有情怀的科学史、科学精神的独到阐述”的著作。



    书   名:德国技术哲学简史

    作   者:刘则渊,王飞(著)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出版年:2019年

    以技术为研究对象的研究与讨论,大多离不开对技术的哲学思考。从1877年德国哲学家恩斯特·卡普(Ernst Kapp)《技术哲学纲要》一书出版以来,技术哲学在基于技术的哲学反思和基于哲学的技术批判这两条进路上不断向前发展。陈昌曙先生发表《要注意技术中的方法论问题》(《自然辩证法通讯》1957年第2期)一文中强调技术方法论对发挥辩证唯物主义功能具有重要意义,从而开创了当代中国技术哲学研究的理论先河。作为国内最早倡导和开展技术哲学研究的学者之一、技术哲学东北学派领军人物,刘则渊教授一直致力于技术哲学研究,特别是德国技术哲学的研究,曾获得第一届陈昌曙技术哲学发展基金技术哲学贡献奖。《德国技术哲学简史》从探究技术形态及其技术概念的历史演变入手,在分析了技术与自然、技术与科学的关系以及技术科学产生的社会历史原因之后,对德国技术哲学产生的思想渊源进行了深入挖掘。书中关于技术哲学的发展、逻辑起点与若干问题的中德对话,既是对德国技术哲学发展的历史回顾和总结,也展现了当代德国学者与中国学者对重要理论问题的探索与反思。刘老师为不少青年学者的著作做过序言,著作者大都感慨序言比正文更精彩。这本作为刘老师的亲笔绝笔之作,更是值得一读。


    (注:在该书出版后不久,刘则渊老师特意寄该书到武汉大学,并嘱咐我好生阅读。我随即在返程火车上阅读起来,读罢仍觉得意犹未尽。如今睹物思人,感慨万千,深切怀念刘老师!)



    书   名:知识大迁移

    作   者:[美] 威廉·庞德斯通(著);

                  闾佳(译)

    出版社:浙江人民出版社

    出版年:2018年

    这本书通过大量的实证分析结果展示了在互联网快速发展、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们却变得越来越无知,却还意识不到自己的无知,这是达克效应的一种表现。作者强调人们不能只学习方法性知识,不能过于依赖搜索引擎来获取知识,事实上记忆和理解事实性知识依然非常重要。人工智能时代,机器和系统能帮人们完成很多事情,人们也能随时轻松地搜寻到想要的信息,但是似乎人们却不知道自己应该去搜索点儿什么信息了,以为每天接受到的被动的信息就已经可以满足自己全部的信息需求了,其实不然。信息茧房带来的个体认知和社会问题越来越严重。因此这本书的作者呼吁人们要多读书,多学习和记忆知识,如健康知识、体育知识、理财知识、文化知识等,成为终身学习者。我们作为搜索系统和各类信息产品的设计者,也需要思考如何设计信息系统让人们更好地学习、有更深入的思考、更有智慧。




    书   名:实证的迷思: 重估社会科学经验研究       

    作   者:叶启政(著)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年:2018年

    量化实证研究方法在美国社会科学各学科的主导地位早在1960年代就已经确立。除了经济学等少数学科之外,定量研究在中国社会科学的普及之路起始于21世纪。一批青年学者在量化实证研究的浪潮下迅速崛起,图书情报学当然也概莫能外。学术资源的倾斜式配置极易引起对量化实证研究方法的过度推崇,不利于各学科形成对社会和人类行为的多元理解。2017年至今,以经济学为首的国内社会科学界掀起了一轮反思量化实证研究的热潮(参见《经济学研究中“数学滥用”现象及反思》等论文)。目前,此书是华人社会学界对量化实证研究反思的重要代表作,对量化实证研究的由来、历史及演化轨迹进行了系统的梳理。由于叶先生在美国受过严格的量化研究方法训练,所以这种“反水式”反思大大增强了本书的可信度。这也是我阅读此书的初衷。但是,该书的台式中文影响其可读性和清晰度,例如“实证”“实征”等词汇的选用,因鄙人浅陋尚未明白其中的差异和作者如斯表达的深意。



    书   名:不发表就出局 

    作   者:李连江(著)

    出版社: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2016年

    2020年12月10日教育部印发《关于破除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唯论文”不良导向的若干意见》的通知,这时候提这本书大有逆流兴风作浪之嫌。但是,鄙人依然觉得它对于“青椒”和博士生的职业发展来说极具指导价值。在刚刚走上工作岗位不久时,鄙人曾经翻阅过《芝加哥学术生涯规划》之类是书籍,也奉其中的某些忠告为自己的行为圭臬,例如“不要把个人价值的高低和所任职大学的排名等同起来,这一点对你的自尊心至关重要”,做好“自己擅长且喜欢的本职工作”才是王道。然而,这些以欧美学术生态为背景的书,总体上依然会给人“隔靴搔痒”的感觉。直到读了李连江老师这本书,才算发现了最符合中国国情的“青年学者生存手册”。用豆瓣网友最接地气的语言对这本书进行概括,“可谓是切中肯綮且循循善诱了,一点都不装、全是大实话。”




    书   名:信息文明的哲学研究     

    作   者:肖峰(著)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出版年:2019年

    信息文明是一个涵盖领域十分巨大的文化范畴,它明晰地描述着我们当下社会时代特征和社会样态,成为了新时代所有学科领域都绕不开的概念范畴。肖峰教授是国内科技哲学领域的知名学者,其先后著有多部关于信息哲学方面的著作,而《信息文明的哲学范畴》则是肖峰教授最新出版的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最终的成果。


    “信息王国”不仅包括复杂多变的技术工具及深藏其中的代码程序,还包括能够解释这些工具与代码程序的产生并作用于社会主体行为的内在机理和社会表征。可以说,信息文明是时代转型的引领,也是一种不同于过去文明形态的新文明形态,它的存在是多方面的。从哲学的视角分析,一方面包括文化世界信息化过程中的一系列客观现象,从信息技术到信息经济、信息政治等;另一方面则是信息社会文明化后所形成的价值观与社会伦理道德规范。全书共分七章,43.7万字的篇幅为读者呈现了“信息文明”背后的哲学意涵与特征,为专门从事此类课题研究的读者梳理了“信息文明”的哲学概念体系,并从本体论、社会哲学、价值哲学、道德哲学和实践哲学等方面剖析了信息文明的内在结构、逻辑进程、整体意义和实践形态。



    书   名:文化生态学

    作   者:黄正泉(著)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年:2015年

    文化生态学的概念自西方哲学界传入我国已有几十年,每当从其他文章中发现对文化生态问题的研究都不禁让我好奇文化生态的系统理论阐述是什么样子。直到去年从一篇文章中找到黄正泉教授出版的这本两册百万字的著作《文化生态学》。


    文化生态学可作为哲学与文化学交叉而生的新的研究领域,学者们不是套用“生态学”的理论框架解释文化与文化现象,而是以“文化生态”作为一种事物,将其置于现实社会文化生活中,去分析人在某种文化生态中的行为及其适应性。人不是抽象的存在,人是文化生态的存在者。《文化生态学》是一部关于文化生态问题的启蒙之书,也是构建文化生态观的扛鼎之作。全书共十章,分别从文化生态学的基本理论架构入手,在分析文化生态与社会和谐关系基础上,陆续阐释了东西方文化生态的理论差异、反文化生态的批判、文化生态的运行之道和现代文化生态建设等相关问题。




    书   名:图书馆学家彭斐章九十自述

    作   者:彭斐章(著)

    出版社:国家图书馆出版社

    出版年:2020年

    《图书馆学家彭斐章九十自述》是一本口述史形式的、充满生活气息的、有温度的回忆录。文华时光、留苏岁月、学成归来、那些日子、砥砺前行、六秩之后……,一段段鲜活的文字使彭斐章——这个永远是一个给人以信心的人,永远是一个鼓舞人们前进的人(韩继章研究员语)的形象感人肺腑。该书是一部人生教科书,不仅是彭先生的个人史,也是一位学者、一位教育家的奋斗史,同时也是一部学科发展史。对于研究图书馆学教育发展史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该书倾注了整理者柯平教授对彭先生的无比景仰与爱戴之情。《九十自述》也体现了彭先生的家国情怀以及为人、为学、为师之道,先生是学科发展的开拓者与领路人,启迪引领我们不断前行!



    书   名:暮雨弦歌——西德尼 ·D ·甘博

                  镜头下的民国教育

    作   者:李明杰,徐鸿(著)

    出版社:武汉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2019年

    《暮雨弦歌》书名本身意境悠长,一幅穿越时空的凄美画卷,一段丰富多彩的民国教育史,让我们跟着美国人西德尼·D·甘博的真实镜头,一起走进民国教育的历史现场。甘博(Sidney D. Gamble,1890-1968)是社会经济学家、美国传教士,因摄影与中国结下奇缘,4次来华。本书精选甘博1917-1932年拍摄的教育主题照片,分若干专题,从不同角度和不同侧面反映民国教育的真实景象,每张照片配有详细文字说明与背景资料,是迄今可见的唯一的民国时期教育的照片集,通过照片、故事还原史实,是一部图文并茂的文化史奇迹!




    书   名:文化记忆:早期高级文化中的文字,回忆和政治身份

    作   者:[德] 扬·阿斯曼(著);
                  金寿福,黄晓晨(译)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2015年

    《文化记忆》是扬·阿斯曼系统提出“文化记忆”理论的经典之作。该书从“记忆”(有关过去的知识)、“身份认同”(政治想象)、“文化的连续性”(传统的形成)三者之间的关系谈起,同时以古代埃及等三种文化中这些关系如何发挥作用展开论述。该书是记忆研究中的“经典之作”,被多次再版并译成多种语言,并为作者赢得“德国历史学家奖”这一德国历史学界最高的荣誉。


    推荐这本书还有个小插曲也想跟大家分享一下,一位同龄的研究中国古代史的同事看到我在读《回忆空间》,就问我你怎么没一起买《文化记忆》(嗯,因为不是一起下单的)。我瞬间折服于历史学研究者深厚的功力,是如此“学贯东西,信手拈来”。这也是本年度最为打动我的“学术事件”,让我深刻地感觉到自己还需更加踏实与努力。新的一年,愿与大家一起“仰望星空,脚踏实地”。



    书   名:遗产利用

    作   者:[澳] 劳拉·简·史密斯(著);

                  苏小燕,张朝枝(译)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年:2020年

    能在每一年读的大量的书里,被认真阅读并最终被挑选出来的,除了都是“经典中的经典”外,大多也都是带着“感情”或者“故事”的吧。劳拉·史密斯这本《遗产利用》围绕“权威话语”与“遗产”展开讨论,确实打开了我对于“遗产”与“政治”间联系的兴趣。让下半年不自觉地就读了很多国际关系相关的研究。


    另外,我在“显摆”张朝枝教授赠送的签名版时,好友就赠阅了我从英国带回来的Uses of Heritage原版。这种被“学术挚友”环绕的幸福与压力感,也是年度值得纪念的事情。



    书   名:语言与沉默:论语言、文学与非人道

    作   者:[美] 乔治·斯坦纳(著);

                 李小均(译)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年:2013年

    本书是20世纪西方文艺批评的经典著作。作者乔治·斯坦纳(George Steiner,1929-)认为阅读是行动方式,“我们参与在场,我们参与书中的声音。我们允许书中的声音进入我们的内心深处,尽管不是完全不设防。一首伟大诗歌,一部经典小说,挤压在我们身上,它们攻击、占有我们意识的稳固高地。它们对我们的想象和欲望产生作用,对我们的抱负和最秘密的梦想施加影响;这是一种让我们受伤的奇怪主宰。”“好的阅读要冒巨大的风险。它会使我们的身份、自我变得脆弱。”(17页)他引用卡夫卡的一封信中的话:“一本书必须是一把冰镐,砍碎我们内心的冰海。”(79页)书中《圣经》一文,叙述了《圣经》英译本的产生,以及1382年以来的威克里夫本、到钦定本、廷代尔本等等诸多版本的变迁,还有它们对英语的影响,以及带给人的阅读感受。此外,书前刘象愚写的“总序(二)”,是一篇专门探讨“经典”概念以及经典标准的文章,刘象愚认为,内涵的丰富性、实质的创造性、时空的跨越性、无限的可读性是经典所应具备的条件。本书原名为Language and Silence,1967年。



    书   名:顾颉刚读书笔记

    作   者:顾颉刚(著)

    出版社:中华书局

    出版年:2011年

    此书属于《顾颉刚全集》之一种,全17册。顾颉刚先生积累近笔记二百册,有四五百万言。其中多有与图书馆学相关者,如关于目录学之“目录书之七分法与四分法”(1册63页)、“书籍分类”(1册305页)等,关于图书史之“类书起于徵事”(1册108页)、“丛书始于《大、小戴记》”(7册355页)等,关于图书馆史之“严可均论藏书”(1册146页)、“唐代藏书之盛”(1册142页)等,关于古籍整理之“标点古书”(2册270页)、“顾炎武论古籍不可轻改”(10册293页)等,数量达两三百条之多。尤为可贵者,这套书还附有一册《篇目分类索引》,便于按主题检索。此套书亦可视为顾颉刚先生的个人阅读史资料。从中可以看到一位历史学家的阅读与成长过程。




    书  名:技术与时间:爱比米修斯的过失

    作   者:[法]贝尔纳·斯蒂格勒(著);

                 裴程(译)

    出版社:译林出版社

    出版年:2002年

    在2014年国际图联里昂年会上,法国哲学家贝尔纳·斯蒂格勒应邀为大会作主旨报告,题为“阅读的未来”。贝尔纳·斯蒂格勒对哲学、技术和数字化的研究有很高的造诣,在他的大量作品中最具知名度的是1994年出版的《技术与时间》,斯蒂格勒关于技术与哲学关系的探讨,不只在理论层面,而且对产业和社会发展也具有深刻影响。


    本书于2002年1月由译林出版社出版,法国国家图书馆的裴程翻译。本书探讨了技术与时间在人类本性中的地位和功用,希望在技术、时间与人类本性之间建立一种新型关系。他认为技术固有的器具性体现了人的代具性的本质,这种依附于技术的人的本性就是时间,应将人的本质建立在技术(工具)之上。裴程称之为“一个很有法兰西风格的大胆命题”。斯蒂格勒认为,技术是工具,或假肢,并已成为人的一部分。人类知识和技能通过语言、技术等工具延续了下来。工具是从属于人的,但遗憾的是,由于我们对技术过于膜拜,以致技术反过来把人给征服了。他一再强调应当在技术的变革中把握人类自身的变革。



    书   名:中国和日本:1500年的交流史

    作   者:[美] 傅高义(著);毛升(译)

    出版社: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2019年

    本书跨度之大、数据之详、立意之高,恰如王赓武先生所说,很难“有第二个人能比他写得更精彩、更能准确地理解这两个历史悠久并怀有深刻历史关怀的国家”。它不是纯粹的历史书,可以对已经过去的历史下定论,也不是通史类的教科书,可以年表的形式汇集并叙述历史;更不是说教式的启示录,就像作者所说的只是“作为一个旁观者,对中日关系进行客观理解,能对改善关系有所贡献”而已。本书观点鲜明,条理清晰,文字流畅。这里用三个关键词对这本书谈一点感想。


    第一,“平实”。本书时间跨度一直延续到今天,而且触及的不少是正在发生且看法不一的人物和事件,其难度可想而知,但作者保持了一种尽可能客观、朴实的态度,在具体事件和人物的叙述上避免偏颇。有些事件必须要放在当时的情境中加以考察,不能用现代人的观点给过去的事情下结论。因此作者尽可能将当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背景及其人们的态度做详尽的交代,以便让读者有一个自我判断。


    其次是“详尽”。虽然本书像作者所说的那样不属于历史论著,但是本书仍以史实为依据,以资料为基础,并把来源仔细罗列出来。本书不仅有大量注释,而且各章涉及的参考资料都详尽收录,以便让读者自己去追根寻源,作延伸阅读。作为《日本第一》和《邓小平时代》这两本畅销书的作者,傅高义先生不愧为西方最具影响力的日本通和中国通。现在这本囊括1500年历史的大作,其史料之详实、数据之细腻,也同样令人钦佩。


    第三是“善意”。这里借用了金耀基先生对本书的评价,当然还要加上金先生所说的“智慧”。所谓“善意”,一方面表明了作者的出发点,一方面也展现了作者的“智慧”。作者深知,两国这么多年来如此深厚复杂的恩恩怨怨不可能靠一本“善意”的书可以解开的,而是要用心让双方的后人能够以更客观的心态看待过去的事情。比如,在日本侵略满洲和台湾的问题上,作者以当时西方列强的价值观作为铺垫,就像美国人在1905年旧金山世博会上竖起的高大的进步之柱以炫耀征服者的力量一样,当时日本全国上下这种拓殖为荣的心态促成了事件的发生,但是对中国人来说,这是无可争辩的侵略行径。


    这是一本值得一读的书。就像每一个读者都会有自己的判断一样,我对这一“善意”表示敬佩的同时,也深深地觉得这不是一个易解之结。但让我们顺着作者的“善意”和“智慧”,愿本书像京都岚山上的那块石碑一样,两国人民世世代代友好下去,至少能确保“中日不再战”。



    书   名:循证医学信息模型构建与应用

    作   者:徐维(著)

    出版社: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年:2019年

    医学信息学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医学有着庞大的分支领域,而信息学在信息生命周期不同阶段可以呈现不同的需求、类型和实体,两者结合衍生出丰富和复杂的研究方向。


    《循证医学信息模型建构与应用》采用独特的视角梳理循证医学信息相关的电子病历、临床研究、临床实践指南和临床路径信息体系的发展脉络,并在深入分析循证医学信息数据语义和结构的基础上提出构建循证医学信息参考信息模型和概念模型的思路和方法,探索我国医学信息学标准化的发展之路。


    近年来我国陆续出台了有关电子病历和临床路径信息规范与标准,大大促进了医学信息化的建设与发展,也加快了循证医学信息领域的研究步伐。但是在如何将这些标准运用到实践并建立起模块化、结构化、标准化的循证医学信息体系,如何在大数据背景下最大程度地挖掘和开放医学信息、并实现医学知识共享方面,还缺乏深入研究。本书探索循证医学信息体系中,电子病历、临床研究、临床实践指南和临床路径信息模型发展至今的演化过程,阐述元数据、本体和关联数据等概念在医学信息领域的定义和应用,并且详尽解构经典信息模型和系统的语义、语法结构,揭示其构建原理,特点及优势,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循证医学信息体系的构建路径。


    本书作者具有丰富的研究经历和教学实践,这些年来在医学信息学领域潜心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循证医学信息体系。本书从一个新的视角展示该体系建立的思路与路径,不仅对医学信息学学生开阔视野,深入学习专业知识,而且对医学信息学研究者深入了解经典信息模型的构建,创新研究思路与方法,都具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书   名:知识大融通:21世纪的科学与人文

    作   者:[美] 爱德华·威尔逊(著);

                梁锦鋆(译)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出版年:2016年

    如果说“人性”是人文学科一直追问却永难抵达的神秘之境,而“文化”是人类从走出非洲到漫步太空这一路走来所刻写的印记和形成的观念,那么当有人告诉我们:无论是变幻莫测的“人性”还是冲突四起的“文化”,甚至是现代人引以为傲的精巧而繁复的经济政治制度设计,都有其生物学基础。现代心理学和脑科学以大量的实验研究证明:旧石器时代的基因依然在制定人性的基本法则,基因和文化是相互塑造协同进化的,社会伦理规范由心理发展的遗传倾向促成,而道德情操是基因和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会不会被拨云见日般的顿悟感击中?


    引发20世纪数次生物学革命、“社会生物学”创始人、畅销书作家爱德华·威尔逊在《知识大融通:21世纪的科学与人文》中,站在由数、理、化、生等自然科学架设的现代科学之巅,用放眼全球、远眺未来的广阔视野和理想主义者的激情,试图为人文学科找到内在统一的科学性。他从阐发17、18世纪启蒙思想家“知识统一论”的终极理念出发,通过回顾科学哲学的发展史,梳理归纳法和化约主义对现代科学发展的贡献,解构人文、艺术、社科、伦理、道德的本源,探讨不同人文学科是否存在类似自然科学那样建立在分子和原子基础上的统一性,从而描画出在科学与人文之间达成知识融通的毛细血管。



    书   名:挣扎的帝国:元与明

    作   者:[加] 卜正民(Timothy Brook)(著);

                  潘玮琳(译)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出版年:2016年

    作为《哈佛中国史》这套巨著的第五卷,由丛书主编卜正民亲自操刀的《挣扎的帝国:元与明》被人提及最多的是,首次从气候环境史的角度讲述元明帝国的发展与兴衰。然而,作为一个“数字”践行者和“人文”爱好者且试图窥探人文研究典型研究范式的人,我看到的是一个史学大家对多重证据法的娴熟运用,和面对繁杂的证据时,如何像临阵的将军一样运筹帷幄、排兵布阵,将艰深的学术研究讲述得文采斐然、引入入胜而又不失严谨与规范。


    发源于“集体记忆”的“社会记忆”理论,系统性地将记忆从历史中剥离开来,不仅对社会学、人类学、文化学、民族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也为史学研究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在“二重证据法”、“三重证据法”、“四重证据法”的基础上,发展出了“多重证据法”。除了正史之外,尤其重视民间文献和田野调查,而口述历史、私人档案、传说歌谣、戏曲戏剧、节日仪式、遗址遗迹,甚至自然科学研究的成果,无不可成为其证据。卜正民开篇从“龙见”的民间传说和记载入手,敏锐地发现了“龙见”与气候环境恶化和自然灾害之间的联系,并运用气候环境史的成果与各种史学典籍、奏章黄册、方志家谱、私家笔记、诗词歌赋、绘画艺术、金石瓷器、树轮冰川等进行严密的参照和互证,同时又以极富启发性的讲述和精致的结构编排告诉我们,元明二朝国族王侯的政争与杀戮、社会文化的割裂与碰撞、商业经济的萌芽与发展,是如何在挣扎和突围中,一次次地受制和屈服于全球气候环境变迁所造成的自然灾害。


    此书让我们时常置身于这样的场景:川西高原的冰川开始向东推进,户部奏报长江下游“冻死人民无算”,着薄衣的诗人张玉娘抖索着填了一阙《忆秦娥·咏雪》,号称“素不写雪”的董其昌破例画下了《燕吴八景图》,鉴赏家李日华在日记中写下“寒甚”,远在地球另一端的米开朗基罗在佛罗伦萨堆了一个巨型雪人,而这灾祸早有预兆:海南琼州府的县民亲眼看见五彩云霞中,有九条龙在慢慢逼近……





    书   名:网上遗产:被数字时代重新定义的

                  死亡、记忆与爱

    作   者:[英] 伊莱恩·卡斯凯特(著);

                  张淼(译)

    出版社:海峡文艺出版社

    出版年:2020年

    2020年阅读的新书中伊莱恩·卡斯凯特(Elaine Kasket)的《网上遗产:被数字时代重新定义的死亡、记忆与爱》(英文名为All the Ghosts in the Machine)给我留下了较为深刻的印象。作为心理学家的伊莱恩·卡斯凯特这本书的主题其实在中译名中已有反映,卡斯凯特在书中重新定义了数字时代的“死亡”,并就与之相关的社会、文化、技术等问题展开了论述。在卡斯凯特看来,数字时代的“死亡”有三种形式:(1)自然人死亡,他(她)留在数字世界的各种信息也随其消逝;(2)自然人并未去世,但是其主动将个人有关的各种数字信息删除,宣告个体在数字世界的“消亡”;(3)自然人虽死亡,但是其在数字世界的各种信息仍然有人维护,在数字世界这人其实并未“死亡”。书中的许多问题都是值得图情档学人思考的,其中最核心的就是数字世界信息的保存问题,关于这一话题,虽然图情档学界早有涉及,但是这么多年过去了,我们真正做得怎么样呢?就像我们现在通过报刊、档案、日记、书信、图书等了解过去,未来很有可能是要通过Email、网络新闻、Blog、网络评论等来理解我们现在这个时代,但是这些信息我们保存了多少?保存的怎么样?数字时代的人文研究有多少值得利用的数字资源?这或许是值得我们深思的!



    书   名:执拗的低音:一些历史思考方式的反思

    作   者:王汎森(著)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年:2020年

    王汎森先生是著名的历史学家,《执拗的低音》一书主要收录的是作者2011年3月担任复旦大学光华讲座时所作的四场演讲稿件。该书所谓的“低音”包含多个方面,概而言之是指那些处于历史边缘、被忽略的声音。王汎森先生通过对近代历史资料和著作的分析,发现历史上很多“低音”在历史转型的关键时段,往往会被主流所“抛弃”,但是这些“低音”非常顽强,始终徘徊于主流声音之下,而这些“低音”所代表的思想也是其所在时代风貌的重要反映。作为一名图书馆史研究人员,王先生的观点对我也是非常有启发的。我们在研究图书馆史时,往往也都是将注意力集中在重要人物、重要事件、重要机构,这些所谓的“主流”元素对于图书馆事业的发展确实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我们不能只看到主流,主流的形成,很多也是人为建构的产物,我们还需要看到主流下面的“潜流”,历史与历史研究应该是多层次与多面相的。





    书   名:怎样做社会研究

    作   者:费孝通(著)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年:2013年

    社会学研究在中国已逾百年,费孝通先生作为中国社会学的奠基人之一,该书辑录了费孝通先生在社会学人类学研究领域的一系列作品,包括会议讲话、谈话记录、书评、随笔、寄言等,从科学认识社会研究的意义、了解社会客观规律、掌握社会研究方法多个方面充分展现了费孝通先生在社会学研究领域的独到见解和学术取向,并集中记录了其深入实地进行田野调查、民族调查、社区调查、农村调查的研究实例,对研究者在社会调查中如何提出问题、如何真实有效的进行资料收集和分析、如何从单案例中归纳整体特征等问题上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阅读此书,能够从费孝通先生的历史视野中窥探中国社会学调查研究中“本土化”话语体系的建构历程,深刻感受费孝通先生“从实求知”“经世致用”的学术情怀,体悟社会学研究的独特魅力。



    书   名:批判性思维与沟通:理性在论证中的运用

    作   者:[美]爱德华·英奇,[美]克里斯顿·都铎(著);

                 彭正梅,伍绍杨,陈亭秀(译)

    出版社:学林出版社

    出版年:2018年

    《批判性思维与沟通:理性在论证中的运用》(Critical Thinking and Communication: The Use of Reason in Argument,7th Edition)一书由美国学者爱德华?英奇(Edward S. Inch)和克里斯顿?都铎(Kristen H. Tudor)所著,对批判性思维、沟通与合作进行了深入探讨。2018年的第七版较之前版本更加强调了文化共向性和敏感性的论证形式,整本书共分为四大部分:第一部分“为论证构建概念框架”关注的是论证的概念框架,对论证与批判性思维的关系进行阐释;第二部分“论证的要素”分析了如何构建和理解“主张”和“命题”这两个重要概念;第三部分“构建和呈现延展论证方案”重点展列在单论证的基础上架构全面的论证方案;最后一部分“交流论证”介绍从构建到呈现论证的过程。本书通过具体的例证、详细的分析教会了读者如何让思考和沟通具有系统性、逻辑性和创新性,只有当研究者拥有了批判性思维时,才能更好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书   名:Elements of Philosophy: An Introduction

    作   者:[美] Samuel Enoch Stumpf(著)

    出版社:New York: McGraw-Hill Book Co.

    出版年:1993年

    图书馆信息学堪称哲学的交叉学科。该学科的很多基础概念,如知识、意义、信息,同时也是哲学的重要概念。我们对这些概念所代表的事物的理解、处理,不可能不借鉴哲学领域已有的思想。正因为如此,图书馆信息学中相当比例的研究都以特定的哲学流派或思想(如各种流派的分析哲学、现象学、科学哲学)为理论基础。根据英国学者Cibangu和 Hepworth的统计,2008-2014年间,Journal of the Association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和 Journal Documentation分别发表了6篇和4篇以现象学为基础的研究。不夸张地说,如果不了解近现代西方主要哲学思想,我们将无法读懂大量英文专业文献。为此,图书馆信息学的青年学者十分有必要掌握一定的哲学知识。美国范德比尔特大学(Vanderbilt University)哲学教授斯通普夫所著的Elements of philosophy: An introduction就是一部适合非哲学专业人士阅读的哲学入门教材。它按专题组织相关内容,涵盖认识论、形而上学、伦理学、宗教哲学、政治与社会哲学等专题。内容深入浅出,语言(英语)通俗易懂,完全可以被英语四级及以上的本科生所理解。



    书   名:现实的社会建构: 知识社会学论纲

    作   者:[美] 彼得·伯格,[美] 托马斯·

                 卢克曼(著);吴肃然(译)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2019年

    《现实的社会建构》是美国社会学家彼得·伯格和托马斯·卢克曼于20世纪60年代出版的著作。百度百科这样介绍这本著作:社会学领域的经典,与库恩的《科学革命的结构》、韦伯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涂尔干的《自杀论》齐名,开启了社会科学领域一个跨学科的学派——社会建构主义。最后一点或许存在争议(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开创的文化历史理论可视为社会建构主义的更早代表),但称《现实的社会建构》为社会建构主义的扛鼎之作毫不为过。书中有关日常生活知识如何在社会交互中形成,如何成为社会成员共享的意义,如何内化为个人的行为知识,如何建构现实等见解,都已成为社会建构主义的核心思想。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图书馆信息学领域出现的各类社会文化视角的研究,如信息行为研究、信息素养研究等,都奠基在这些思想之上。至少从一定意义上说,要理解这一流派的图书馆信息学研究成果,《现实的社会建构》是一部必读著作。





    书   名:回忆空间:文化记忆的形式和变迁

    作   者:[德]阿莱达·阿斯曼(著);

                 潘璐(译)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2016年

    记忆是什么?是神经纤维中闪烁的电流,还是人类存取信息的生物能力?文化记忆给了另一个视角,即从文化学的角度考量记忆的技术性与文化性的媒介。毕竟,文化被视作人类在不同情境中或大或小的共有想象,所依赖的是“集体不可遗传”的记忆。那么,我们如何理解文化记忆?《回忆空间:文化记忆的形式与变迁》呈现了解答之路与见解。循着这本书,应该会发现,信息管理早已作为必要构件参与其中。


    随之,于信息管理而言,需要理解文化记忆显示为怎样的功能,这决定着信息管理的情境、导向与形态。本书从死者纪念、身后功名、历史回忆给了参考,不同功能正决定着什么是重要的且如何保存,直指信息管理的要义。而书中引介的“存储记忆”与“功能记忆”也回应了信息管理相关学科的认同困惑——为何档案馆、图书馆等在资源有限的人类世界中作为奢侈空间而源源不绝。


    当然,文化记忆也对记忆之地——档案馆这一脱离人类生物实体的存储器予以解读,驱动我们理解与思考另一前提——记忆媒介,从而发现档案馆乃至更宽泛的信息存储空间是如何保存并建构着过去。由是,随着人类世界逐步向数据化推进,记忆存储器看着拥有无比的扩张空间与功能,新的形式是否会被想象并创造?对应于记忆,遗忘的承载体又是怎样的?那么,一切答案是什么,或者我们可共同探索的问题是什么?不妨,就看看书吧。



    书   名:Recordkeeping Informatics for a Networked Age

    作   者:Frank Upward, Barbara Reed, 

                 Gillian Oliver, Joanne Evans (Eds)

    出版社:The Monash University Publishing

    出版年:2017年

    网络时代、信息时代、数字时代、数据时代……这些词想来已不陌生,对前沿的追寻者们甚至稍显过时。然而,我们真的懂这些词意味着什么吗?我们是否懂得我们所处的世界被这些词赋予了什么含义,围绕信息究竟创建出了怎样的时空,我们从何着手,如何应对?《网络时代的文件管理信息学(Recordkeeping Informatics for a Networked Age)》引领着发问与探索,它将文件管理置于核心,给出它的答案。


    它由信息着手以洞察数字技术在当下构筑、拓展的世界,所探查的是人类为世界所生成的信息降临于世后是怎样流动的存在,以连续性的思想诠释数字技术应用之下各处留痕的信息如何同人类一般在动态的情境中成长、消亡、重生。它指出,网络时代的信息显示出前所未有的量级与内容的复杂度,于人类而言,这如同远古时代一般,是一片蛮荒与混沌。那么,信息+文件管理是人类应对的根本策略。


    随之,文件管理信息学在这其中逐渐建构,用于说明专家与业余的文件/档案工作者,如何结合连续体思想与元数据“方法”,通过档案化的流程理解与管理信息,促进信息同人类的共生共长。由此,不妨跟随这本书,回溯文件管理,探寻网络时代赋予的信息情境,发现从容应对的认知观与行动方法。





    书   名:图书馆学原理

    作   者:宓浩,刘迅,黄纯元(著) 

    出版社:国家图书馆出版社

    出版年:2013年

    《图书馆学原理》是“知识交流论”的奠基之作。该书由宓浩主编,宓浩、刘迅、黄纯元编著,1988年5月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首版,后由国家图书馆出版社再版。作为一名图书馆学人,《图书馆学原理》对我而言是一个特殊的存在---每当我陷于理论或现实问题的“迷茫”时,都不由得会拿出这本书来翻翻。每每读之,常常不忍释卷。在我的学术视野里,《图书馆学原理》是一部“未完成的经典”。称其经典,是因为“知识交流论”之于图书馆职业本质的深邃理论洞见历久弥新。即使在今天,“知识交流论”依然生机勃郁,华彩粲然。然而,我也常常喟叹于这部经典的“孤独”。于我而言,这种“孤独感”既源于“知识交流论”与杰西·谢拉的“社会认识论”等理论虽然分享颇为接近的立场却惜乎未能融合衔接的缺憾;也源自于“知识交流论”的创立者先后英年早逝后后续理论与实证研究跟进的乏力。无疑,“知识交流论”要走出“孤独”,需要图林的坚守,更需要后辈学人的开新。



    书   名:计量经济学导论:现代观点(第6版)

    作   者:[美] 杰弗里·M·伍德里奇(著);

                  张成思(译)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2018年

    时间,常常是证明学术著作生命力的首要维度。由Jerrey M. Wooldridge所著的《计量经济学导论:现代观点》迄今已出版到了第六版,这表明该书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在诸多同类书籍中,我独钟情于此书,首先是由于此书“举重若轻”的著述风格。从一定意义上说,作为一门工具性学科,计量经济学奠定了经济学研究兴盛的方法基础,而兴盛的经济学研究又进而对社会科学其他领域的研究产生了深刻影响。每当在回应其他领域的学者对于图书情报学(LIS)的科学性和学术贡献的质疑时,我觉得,对通用研究方法应用的不足是造成LIS无法与其他学科展开深度对话的一个关键壁垒。当前,计量经济学的应用范畴早已超出了经济问题研究的范畴,计量经济学所发展的方法与工具已成为展开社会问题研究的“公器”。现阶段,我国的LIS研究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更迫切地需要计量经济学这个学术“公器”,这不仅是由于公认的有公信力的研究方法是保障LIS研究得到学术界认可的第一道门槛,而且也是我国图情学术共同体与其他领域的社会问题研究者共建学术话语体系、共享学术研究成果的必由之路。




  • 发布日期:2021-01-24 浏览: 1321